案例分析题三(本题 10 分)资料一: 东方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产品全年产销量一致。2016 年固定成本总额为 48000万元,该产品生产资料如表所示: 2016 年 甲 产 品 生 产 和 销 售 资 料 单 位 : 万 台
项目 | 产销量(万台) | 单价(元) | 单位变动成本(元) | 甲产品 | 250 | 500 | 300 |
资料二:
东方公司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有关人员的发言如下:
①副经理孙某:通过将企业的总预算分解至各部门层次,定期或不定期地比较某一期间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或标准,企业可以发现新的增长机会或明确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属于考核与评价功能。 ②副总经理刘某:在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上,正确的理念是:这是我们拥有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利用它们,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③副经理李某:目前企业采用增量预算法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如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等。 ④董事钱某:目前企业产品数量、部门数量以及诸如设备调试等方面比较复杂的企业,不适用于作业基础预算法。 ⑤副经理赵某:滚动预算法适用于运营环境变化比较大、最高管理者希望从更长远视角来进行决策的企业。 要求:
(1)计算甲产品 2016 年的边际贡献总额和边际贡献率;
(2)计算甲产品 2016 年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计算甲产品 2016 年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 (4)根据预测 2017 年营业收入增长 8%,销售利润率预计为 8%,计算 2017 年实现目标利润总额的销售量; (5)针对东方公司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有关人员的发言中的观点做出评论,若发言有误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四(本题 10 分)
【应试精华网】2017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二)试卷
M 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资料 1: M 公司主要生产甲产品,2016 年计划生产 1000 件,甲产品 2015 年生产成本为 236 000
万元,具体直接成本与间接费用如表 1 所示。考虑到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配合低成本战略的
销售价格下调计划,总经理办公会要求公司上下实施“成本削减计划”,拟将总成本在 2016
年前减 20%左右,即总成本控制在 19 000 万元,并因此而制定标准成本的核算办法。
表 1 2015 年实际产品成本与拟制定成本标准 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 | 2015 年成本 | 计划成本标准 | 单位耗用 | 单价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单位耗用 | 单价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直接材料 | 6 | 20 | 120 | 120000 | 5 | 20 | 100 | 100000 | 直接人工 | 12 | 5 | 60 | 60000 | 10 | 4 | 40 | 40000 | 变动制造 | 12 | 2 | 24 | 24000 | 10 | 2 | 20 | 20000 | 固定制造 | — | — | 32 | 32000 | — | — | 30 | 30000 | 成本合计 | — | — | 236 | 236000 | — | — | 190 | 190000 |
资料 2:
到了 2016 年生产完成后,M 公司生产产品 1000 件,实际发生产品成本比标准成本下降
16.21%,实际成本发生额为 157200 万元,如表 2 所示。 表 2 2016 年 实 际 成 本 单 位 : 万 元
成本项目 | 2016 年实际成本 | 单位耗用量 | 价格(元/件) | 单位成本(元) | 总成本 | 直接材料 | 4 | 16 | 64 | 64000 | 直接人工 | 8 | 5 | 40 | 40000 |
变动制造费用 | 12 | 2.1 | 25.2 | 25200 | 固定制造费用 | - | - | 30 | 30000 | 成本合计 | | | 159.2 | 159200 |
要求:
1.根据资料 1 与资料 2,计算计划成本、2016 年实际成本与 2015 年生产成本相比的下降比率,并说明计划成本的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 2.根据资料 1 与资料 2,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 2016 年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并指出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案例分析题五(本题 15 分)甲公司主营电子商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规定,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作出如下改革措施: (1)完善内部结构。甲公司对内部控制工作极为重视,由公司董事会牵头,构建公司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从董事会、经营层、各部门的三级内部控制体系。由总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总监、内部控制部门负责人等;董事会定期与不定期听取关于公司战略性风险点的内部控制情况的报告,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2)提高风险应对。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现正考虑赞助一项在某国欠发达山区进行大型桥梁工程建设。该合同是以当地货币结算,面对近来当地汇率大幅波动,公司采取降低成本。由于地势险峻,公司为其职工购买意外保险,让保险公司代为承担风险。 (3)强化控制活动。甲公司制定了有关控制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事项如下:
①按照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认真执行,强化销售人员现场监督的优势,按照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原则,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②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直接利用强大的人力资源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③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长审议决策。 (4)推进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公司应当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为保证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内部审计机构接受公司总经理的直接领导, 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总经理报告。
要求: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分析(1)~
(4)甲公司的改革措施中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的请说明理由。
2.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公司决定有偿给主要经销商提供担保以扩大产品销售能力。立足业务层面考虑,简要说明在担保业务活动中,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